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文/小爽
我们家也算是肺炎重灾区,好在我妈的危机意识还比较强,坚决在家隔离,每日通风勤洗手,她每天说的话绝对离不开钟南山这3个字,“钟南山院士说了”“钟南山最新研究”“钟南山说动才动!”
为什么人们这么相信钟南山?
他出生医学世家,他代表着医学权威;
他经历文化大革命,却依然深爱祖国;
他43岁去国外留学,被嘲笑冷落后又为国争光;
他67岁抗非典,38小时都没合眼;
他敢说真话,挑战权威,实事求是;
他84岁,再次挂帅出征,奔赴一线......
1.
年,在厦门有一户姓钟的人家,抱养了一名男婴,取名钟世藩,这是钟南山院士的父亲。
钟世藩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协和医学院他遇到了同乡人廖月琴。后来,钟世藩赴美国学习,两年后医院儿科主任。他和廖月琴两人在年10月生下男婴钟南山,可惜好景不长,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南京被日本侵略者疯狂轰炸。才1岁的钟南山被压在废墟底下,母亲和外婆好不容易把他挖了出来,当时他脸色发紫,再迟一点就活不成了。多年以后他回忆道:“是母亲和外婆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而他们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从南京到长沙再到贵阳。抗战胜利之后,钟南山的父亲出任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医院副院长,这时候他们一家才开始定居广州。
钟南山小时候也很顽皮,会把父母给交学费的钱拿去买吃的,看到小伙伴都有自行车钟南山也想要,即使家庭经济很困难,但母亲奖励他还是给她买了。
在他童年性格养成的关键期,还好父母给了他很多指导。受到父母的熏陶,钟南山也选择从医,在年考入北京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大医学部。
能考进当时的北京医学院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钟南山不仅在学业成绩上表现优异,更在体育方面展现出惊人的成绩。
在《钟南山传》中写道:“年8月份,在第一届全运会的比赛测验中,钟南山以54秒2的成绩,打破了当时54秒6的米栏全国纪录。”全运会结束后,北京体委,希望钟南山能够留在体工队,钟南山当时有一点心动,毕竟国家困难时期,运动队里吃得好,也许还能当上明星。
不过他自己权衡再三,也受到了父亲的劝阻,最终还是选择了从医。如果不是当时再三考虑,我们今天就没有名医钟南山了。
2.
年毕业后,他就留校任教。可正当他风华正茂,准备干出一番业绩时,突然爆发文化大革命。因父亲之前出国留学过,钟南山受到波及,被批为“反动学术权威”的后代,不得已当起了锅炉工。下乡、批斗、挨饿、在艰难困苦面前,钟南山没喊过一句苦。
就这样过了数年,一直到年,形势有些好转,他才得以前往广医院工作。
在年,钟南山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向英国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乘坐9天的火车到达英国。那时候他已经43岁了。
现在的他接受采访时,英文流利发音标准,谁也没有想到,当时参加选拔考试时他的英语只有52.5分。去到英国,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语言问题。为此,在英语上他下了很大功夫,每天做完实验之后,都会自己听磁带,泛听、精听,写了好几打笔记本。
除了语言问题外,他面对最大的问题是被院里人看不起。在当时中国很落后,中国医生根本不被承认。按照英国的法律,中国医生资质不够,只能查房和参与实验,而不具备为病人诊治的资格。就连钟南山的导师都告诉他说:“你根本不用在我这里待2年,8个月你就可以离开了”。院里所有人对他态度冷漠,就因为他是中国人。
为了向教授证明自己的实力,为了为中国争口气,他苦心研究“一氧化碳对人体影响”,他拿自己做实验,逐渐把煤气浓度提高,让护士帮忙给自己抽血。当一氧化碳在血液中浓度达到15%时,人就会有危险,同行纷纷劝他停下来,但他坚持到浓度达到22%时才停止,相当于1个小时之内抽了60多支香烟......
后来采访中他说,当时脑子里其实就只有一个想法,要完成实验,为中国出口气。
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研究曲线,不仅如此,他还发现教授推导的部分有点缺陷,导师看了非常高兴,当时就问他:“你打算干多久?”钟南山回复:“您不是说只要8个月就够了吗?”教授改口:“不,你想干多久就多久!”
在英国留学的2年里,他前后取得了6项科研成果,准备回国时,教授一再挽留他,但他归国心意已定,说了一句:“速祖国送我来的,祖国正需要我,我的事业在中国!”
这番话,不禁让人泪如雨下。
10年动荡,风雨飘摇,他正是在文革中受苦难最多的人。一场*治风雨,平白让他受苦耽误人生大好年华,他最有理由埋怨甚至憎恨祖国,但他却仍然爱着我们的祖国!这是怎样的一片赤诚之心!
3.
回国后他担任广州医学院副教授,于年后被指定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们父母这辈人,对两个行业的人都特别尊敬: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医生。医生治病救人,老师教书育人。可现在,很多老师却会接受家长的礼物参加酒宴,医生会接受病人送的礼品。钟老对此深恶痛绝,他看不惯某些医生向病人家人索取红包礼物的行为:“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不能有任何折扣,你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具备这个品德。”
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他的“三个一样”成了所有医务工作者共同的追求:
高干平民、有钱无钱、城市农村,一样的热情耐心,一样的无微不至,一样的负责到底。
在给肺炎患者用听诊器的时候,他都会用手把器械焐热,有外地过来看病的,他也会关心地问:“有没有亲戚在这边?”“有没有地方住?”
现在又有几个医生能做到这样呢?80岁本该是养老的年纪,钟院士却依然在一线,看病门诊研究,一个都不落。
在去年8月31日,从新加坡飞往广州的飞机上,一名9岁男童突然过敏,全身起红点。钟院士碰巧在同一架飞机上,他坚持要亲自去看看男孩,一边亲切地问:“以前有没有这种情况?”“在新加坡吃了什么食物?”
最后在确定男孩没有危险后,才离开。此时的钟院士已经83岁了,网友都感叹:“这男孩是挂上了超级专家号啊!”“钟院士真是医者仁心!”
4.
让钟南山被大众熟知的,是年那次非典。
当时医护人员都在隐瞒病情,钟南山心里也有过纠结。清明节时,他立在父亲墓前,思考了很久,衣原体很好治,但这次用抗生素却没有作用,元凶根本不是衣原体而是病*,我到底该不该说出真相???
人们对非典的形势盲目乐观,年4月10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挑战权威,向大众公开了真相:根本就没有控制,现在病原都没有搞清楚,你怎么控制它?!
他一再坚持自己的看法:这不是衣原体感染,而是病*。
人们被死亡的恐惧笼罩,医院,板蓝根被一枪而空,很多医护人员都倒下了。
他站出来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冲上去?!他鼓励下属,告诉同仁: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SARS病*传染性强,重要的传播途径就是唾液、飞沫,而钟南山还是坚持看每一个病人的口腔,其实钟院士后来坦言自己当时也有感染,但他隐瞒了病情,只是凭直觉认为不是非典,他自己在家里隔离治疗了一周,在门框上钉钉给自己输液,后来病好了又立刻赶往一线。
他知道,在那个时期,绝对不能让别人知道他患病了。
年8月,非典终于成功制止住,钟南山也获得了“抗非英雄”的称号,在年,他成了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
5.
钟南山这3个字是讲真话的代名词,“以人为本,起码要从讲真话开始。就像我们医生对病人讲真话,才能让人信任你,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
17年前的非典,因为钟南山院士讲了真话,全国人民才知道真情,否则情况会恶化到什么程度我们真的无法想象;这次肺炎疫情,很多医生欲言又止,甚至被领导要求不允许公布任何信息,说出实情真的那么难吗?怪不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信钟南山。
非典之后,钟南山的名字似乎从公众视野中淡去,很多年轻人根本不知道钟院士。其实,这些年钟南山院士一直没有闲下来,他还在忧国忧民,他说医德是让每个人都能看得起病用得起药。
他是敢说真话愿做实事的医者。质疑新药不规范,直接发问:同一种药有十多个、几十个名字,把名称一改摇身一变,就变成了新药。这些批次怎么拿到的?这些问题谁来把关?
他不只针对医学领域,在两会上他不喜欢有些人空谈,直接说:“现在大家的发言,8分钟肯定表扬,2分钟自我表扬,最后1分钟提点问题,而且还鼓掌,我一直在想,鼓什么掌呢?”
他在论坛山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说“无论有病还是没病,50岁以上的人,肺都是黑色的!”当时
还有人与他论战,说他蹭雾霾热点,夸大危害。现在证明,钟老说的就是事实。
我们太缺少敢说真话能做实事的人了。但“忠言利耳利于病,良药苦口利于行”,一个人需要有敢说真话敢指出问题的朋友,他才能变得更好;一个公司需要有指出问题的员工,公司才能发展,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都需要那些敢讲真话的人。
6.
钟南山院士的事迹远远不止这些,人民日报微博评论他: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
他的专业告诉我要练好基本功,好好学习专心做研究,提高职场专业性;
他医者仁心,告诉我我们都要赚钱,但要赚良心钱。
他敢讲真话,愿意做实事,才更值得被尊敬。
前几天李兰娟院士提议,“在这次疫情之后,希望国家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人生导向,高新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事人员。希望控制娱乐圈所谓的‘明星’动则上千万的片酬。只有少年强则国家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材。”
我非常支持这个提议,明星片酬太高很多孩子学业没完成就做直播、甚至早早进入演艺圈,对孩子的成长是好是坏?我们也只热衷于明星八卦,却对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等研究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