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一个企业是否需要职业化或标准化管理,如果谈到管理技术,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把”全面预算“列为管理技术的“七种武器之首”。
老话儿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辈子穷。企业也是一样,经营就要有打算,只不过,有些企业靠大约摸,有的企业叫预算。
无论是时期报表-利润表,还是时点报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或是企业自创的收付实现制的日报表,都基本属于事后报告类别。而全面预算则是有效的事前规划和事中控制的标准化体系。这也是老板首先需要读懂的最重要的报表。
无论是领导者脑子里的算计,还是纸面上的全面预算,都是预算期间内企业的战术行动指导。它所涵盖的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应收账款计划、收入成本费用计划、筹资计划、投资(理财)计划……都是预算期内企业运营计划的数字化表现和行动纲领,也是企业战略的具象。
很多企业都要求预算做得尽量准确,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预算当然越准确越好,但准确度绝不是全面预算的首要要求。全面预算第二个作用是“资源配置计划”。它要求企业在静态预计前提下配置资源并做动态系统平衡和变更。否则,预算过于僵化,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这也是我一直推崇全面预算以“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双原则制定的理由。
虽然叫“全面预算”,但每个企业根据业务特点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