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9052.html城市摄影队单八将摄武汉
武汉
一座一直在生长的城市
楼际线越来越高,江岸线越来越长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生活品质快速提升
宜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举办“建*百年摄影大赛”以来陆续收到一批高质量的城市照片摄影师多年来用心拍摄和积累同一地标,同一角度
不同的是
拍摄时间跨度长达20多年
以下这13组新旧对比照
清晰记录城市发展轨迹共同见证城市发展历程
横屏欣赏
(效果更佳)
年,摄影师邹幼勤从部队转业到武汉市水务局,在防汛指挥部工作,因工作关系拍摄了大量的长江历史照片。
年退休以后,他时常在家翻看老照片,萌发了故地重拍的想法。接下来几年,邹幼勤找到同一角度,通过爬楼、无人机拍摄了一系列对比照。这些照片从同一角度拍摄,城市发展一目了然,令人兴奋和感叹。
本组摄影:邹幼勤
01
汉江两岸
年
在龟山电视塔上
拍摄的汉江硚口片区
汉江上停着很多船只
晴川桥还未开建
年
无人机俯瞰拍摄
此时的硚口高楼林立
一眼可以看到
月湖桥、江汉桥、晴川桥
02
两江交汇
年
乘坐直升机航拍
长江汉江两江交汇处
经过除险加固综合整治后
形成了流畅的两江岸线
年
同一机位无人机拍摄
长江、汉江泾渭分明
此时长江上
已经新增了两座大桥:
鹦鹉洲大桥和杨泗港大桥
03
沿江大道
年
在*浦大街上拍摄的沿江大道
路中间的这道墙是
当时的防水墙
画面上部是
建设中的新防水墙
已经往江面方向推进了很多
年
在长江二桥旁
用无人机拍摄
沿江大道交通顺畅
汉口江滩绿树葱郁
可以看到芦苇栈道
04
汉口江滩
年
当时江边高楼寥寥无几
江城明珠豪生大酒店
正在建设中
邹幼勤步行爬到
酒店26楼拍摄
年
汉口江滩一期
及长江两岸今非昔比
长江主轴熠熠生辉
游泳馆经过翻新修整
仍在原址保留至今
05
集家嘴
年
这里是汉正街的
货物流通处
很多商贩开着货车、面包车
来汉正街进货
这里就像一个停车场
年
拍摄于晴川桥
经过综合治理
停车场搬迁
江滩绿化美化
集家嘴焕然一新
画面中的同一栋大楼
仍在原址保留下来
年,武汉皇宫婚纱摄影最红火的时候,李亚*是婚纱摄影师,经常一场场连轴转。后来他改拍广告、城市风光,多年来记录下武汉城市发展变迁的轨迹。
李亚*的书架上,摆满了武汉城市发展建设的书籍,他时常翻阅《武汉城市史》《大武汉旧影》《武汉经典历史建筑群像》《百姓里分》等书,很喜欢《国际视野下的大武汉影像》这本画册,里面的很多老照片再现了年到年武汉百年间的珍贵影像。
本组摄影:李亚*
06
竹叶山转盘
年
竹叶山转盘旁的
田田广场
后湖区域初见雏形
年
4层高的竹叶山立交桥
极大缓解了
汉口片区的交通情况
07
汉口堤角
年
汉口堤角地区
房屋低矮老旧
年
地铁1号线
穿过堤角
高楼林立,绿树成荫
08
汉阳门码头
年
汉阳门码头
这里有一个观景台
长江对岸是晴川假日酒店
年
观景台变大变宽敞
江对岸可以看到
晴川假日酒店和晴川桥
童汉芳从年参加工作,到年退休,在东湖工作了40个年头。从年开始,他成为长江日报的铁杆通讯员,拍摄了很多东湖的照片用于新闻宣传,东湖的每一个景点、一草一木、点滴变化都在他的镜头中留下了影像。
童汉芳还拍下了琴台大剧院、琴台音乐厅等地标的建设,目前他正在用无人机拍摄东湖绿道,边拍摄边写下他和东湖的回忆文章。
本组摄影:童汉芳
09
梨园广场
年
正在建设中的
东湖梨园广场工地热火朝天
那时没有无人机
童汉芳爬到
电力大厦楼顶进行拍摄
年
梨园广场综合体
与武汉地铁8号线梨园站
东湖绿道实现无缝连接
10
琴台大剧院
年
正在建设中的
琴台大剧院
旁边是月湖风景区
年
月湖湖畔的
琴台大剧院和琴台音乐厅
湖面上修起了
观光木栈道
摄影师董传新家住中山大道,年,银丰宾馆还是中山大道上的地标建筑,当年12月9日,他在自家阳台拍摄了银丰宾馆定向爆破拆除的场景,当时这是武汉闹市区爆破拆除的最高建筑。
7年后,在银丰宾馆原址上耸立起一座时尚建筑,这是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是经营韩国潮流服饰体量最大的国内批发市场,在这里,武汉商业的新生力量,正在蓬勃生长。
本组摄影:董传新
11
武汉国际时尚中心
年
银丰宾馆
定向爆破拆除
年
银丰宾馆原址上
耸立起一座时尚建筑
这是
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
光谷广场大转盘华丽蝶变。年建设中的光谷广场,四面打围,日夜奋战。
年7月,地标雕塑“星河”正式亮灯,在繁忙的光谷广场转盘中心,夜晚中的“星河”璀璨如一颗宝石。
“星河”闪耀时,一个国际化城市就此定格。作为国内最大单体钢结构大型公共艺术品,“星河”将武汉光谷的朝气蓬勃、创新进取之势,与大武汉的大气之势艺术融合,成为市民和游客的必游打卡地。
本组摄影:谢嘉威
12
光谷广场
年
建设中的光谷广场
年
光谷广场
“星河”闪耀
年,百年老街中山大道开始封闭施工改造,两年后旧貌换新颜。
现在的中山大道路面宽敞,绿树成荫,武汉美术馆前的大草坪变成了喷泉,老建筑整旧如旧,再现历史风貌,成为武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组摄影:段世流
13
武汉美术馆
年
武汉美术馆前
是一块大草坪
年
武汉美术馆前的喷泉
翻看这些老照片,感慨良多。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很多楼房、道路都会不复存在,我们生活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如摄影师邹幼勤所说:“要做一个有心、用心的摄影人,在拍摄城市风光时,不要等,抓住机会就要赶紧拍。还要耐得住寂寞,这种反映城市发展的照片,空间、时间都会发生变化,拍摄时间跨度大,刚开始只是简单的记录,但若干年后再回到同一地点、同一机位拍摄,就是非常难忘的回忆。”
“作为一个武汉人,能通过摄影的方式记录城市发展轨迹,见证城市发展历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们会继续拍摄下去,做一个忠实的城市发展记录者。”
建*百年摄影大赛
邀你用“百姓视角看变化”
01征稿要求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举办的“建*百年摄影大赛”正在征稿阶段,摄影主题突出从百姓视角“看变化”,征集能反映武汉点滴变化的摄影作品,内容可涉及武汉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态建设、城市发展、衣食住行、幸福笑脸等,主要反映武汉百年来的发展和变化,以新旧对比的形式,展现武汉的全新面貌。
能提供新旧对比照片、摄影角度有创新、通过图片表现时间变化的摄影作品,入选和获奖的几率较大。
02奖项设置
摄影大赛设
一等奖1名,奖金元;
二等奖3名,奖金各元;
三等奖5名,奖金各元;
优秀奖20名,奖金各元
(均为税前)
03投稿要求
投稿时间:截稿日期从之前的6月20日,推迟到6月30日
投稿邮箱:发送摄影作品至邮箱cjrbcs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