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周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怎么考017俞敏洪,挨批了学李佳琦有错 [复制链接]

1#

新传考研就找一加一。

大家好,我是带大家从热点事件中分析新传考点的核桃哥。

这两天,经济日报一篇文章犯了引发热议。

这篇文章让很多人看了心中不爽,因为俞敏洪的努力和担当,很多人看在眼里,因而这篇文章一发布,一下子就引爆了情绪。

俞敏洪也回应了这篇文章:

俞敏洪很宽容,他说,感谢记者的好意,只表达了一点点“不同意”:

有一点点我不太同意,文章说‘从一个挣快钱的行业跳到另一个挣快钱的行业’,其实商业模式不存在快钱和不快钱,教育领域做起来也挺艰难的,很多教育公司原来都是赔钱的。直播也是不容易的。我知道薇娅、李佳琦一直播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20个小时,没日没夜地选品,没日没夜地努力,所以其实没有一项行业是好做的。

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一事件。

事件梳理

月7日晚9时

俞敏洪在直播时表示,新东方将停止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的K-9服务,捐赠近8万套崭新的课桌椅到偏远农村地区。还表示,新东方未来计划成立一个大型的农业平台,他将和几百位老师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振兴事业。

月日

俞敏洪在直播中表示,新东方不会关停,只是关闭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训业务,新东方起家的国际业务和大学业务都还在持续发展中。

月3日

经济日报刊发评论《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一文。

月4日晚

俞敏洪回应了直播带货这一颇有争议的行为。在直播间称注意到了《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文章和网友评论。还表示,新东方如果直播带货,会向李佳琦或者薇娅取经。对于新东方跨界到原本并不熟悉的农货直播领域,给了一个非常善意的提示。最后,还表示将不负期望,努力前行。

舆情分析

(本部分内容来源于:优讯舆情(ID:youxunkuaibao),作者:安琦)

“俞敏洪将直播带货农产品”舆情走势呈现“山峰状”。自7日晚宣布退租个教学点,课桌椅捐赠到偏远农村地区,将直播带货农产品,经过两日积累发酵,“俞敏洪将带百名老师直播带货卖农产品”话题曾冲上热搜,并于9日到达舆论顶峰。之后舆情有所回落。但月3日,经济日报就此事刊发评论文章《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再次引发热议,并在微博形成#俞敏洪回应经济日报文章#((截止月5日6:00,下同)阅读.7万讨论25)、#经济日报评新东方农货直播#(阅读.5万讨论)、#经济日报称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阅读.3万讨论)等多个热点话题。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舆情热度走势图

据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对该热点话题监测发现,新浪微博是“俞敏洪将直播带货农产品”舆情传播的主阵地,共条,占比55.3%;网络位居其次,共条,占比2.87%;客户端、广播、视频等共条,占比22.82%。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媒体分布图

据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中的词云分布图发现,与该事件相关的热词主要为“新东方”“俞敏洪”“经济日报”“直播”“带货”“农产品”“文章”等,且该热词与舆情关键词较为一致。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关键词云

媒体观点

经济日报: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

佘颖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巨头新东方退租个教学点,并将8万套座椅捐给了农村学校,用一种“绅士”的方式向过往告别。以后做什么?据媒体报道,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将开启直播带货,与几百位老师一起直播助农。注册信息显示,新东方已成立全资控股的东方优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销售鲜肉、禽蛋、水产品、新鲜水果蔬菜等。


  好家伙,新东方要学李佳琦了!


  直播带货很挣钱,此前有创业失败的名人直播带货,一年多就基本还清6亿元债务,可见利润之高。急需转型的新东方盯上这条“成财”之路,可以理解。然而,从客观条件看,助农直播很难成为企业的新支柱。


  先看市场。生鲜不是标品,每一次到货都可能与消费者预期有出入,容易引发不满;运输易损耗,到消费者手里可能磕碰、变质;食品安全无小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连锁反应。而且,与动辄数千元、上万元的培训费相比,农产品客单价可能不足以支撑新东方这样的“大块头”转型。


  再看监管。农货直播涉及网络交易与食品安全两大领域,都是目前监管的重中之重。它考验供应链、品控、客服团队、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等,在直播中还需要严格内容审核,需要熟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广告法、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别看都是靠嘴说,新东方要从校外教育培训跨界到直播电商,真不是动动嘴那么轻松。


  新东方想通过农货直播重回市值巅峰可能有难度,但作为带有教育基因的企业,也有可能干成其他主播干不了的大事。比如,以培训新农人和农民主播为切入点,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目前农货电商化已成趋势,急需相关人才。电商平台虽然有扶持计划,但人力有限,很难教会那么多渴望把农货卖出大山的农民。教育培训恰恰是新东方的强项。让老师们从直播间练手开始,迅速熟悉电商,结合过往积累打磨课程,新东方也许可以成为职业新农人的摇篮。


  作为校外教育培训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新东方转型具有风向标意义。如果只是从一个挣快钱的行业跳到另一个挣快钱的行业,恐怕不是最佳示范。据说俞敏洪本人一直梦想像斯坦福一样建一所大学,那么,把这所大学建到更广袤的农村大地,没准更符合当下的社会需要。


  另外,有线下资源的新东方还可以考虑投身研学赛道。“双减”之后,学生们周末、假期不补课了,研学活动非常紧俏。目前该领域的从业者多是小机构甚至个人,注册一个
  如果新东方等大机构愿意组织研学活动,至少此前积累的学生资源可以无缝衔接,教研团队可以平滑转型,报课系统可以继续使用,学生们跟着熟悉的老师也放心些。比起直播带货,研学赚钱可能没那么快,但更契合新东方们的教育背景。何况电商平台上已经有很多个“李佳琦”了。

澎湃新闻:马上评|对新东方转型直播带货,不妨宽容一些

在业务面临重大调整、必须转型的情况下,前不久,俞敏洪谈及新东方的老师们将何去何从时表示,新东方计划成立一个大型农业平台,他将带领数百名老师直播带货农产品。新东方的这一新动向,引发了不少热议,甚至是争议。

俞敏洪回应媒体评论

面对质疑,俞敏洪今天回应称,“其实商业模式不存在快钱和不快钱,教育领域做起来也挺艰难的,很多教育公司原来都是赔钱的。直播也是不容易的。我知道薇娅、李佳琦一直播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20个小时,没日没夜地选品,没日没夜地努力,所以其实没有一项行业是好做的。”

可以说,俞敏洪的回应整体上是很体面的,语气舒缓、态度随和,面对批评和质疑,还道出了感谢。

此前,新东方表示将转型做直播带货卖农产品,确实出人意料。但要说这是抄近道、挣快钱,恐怕也谈不上。直播带货的产业规模固然已经达到万亿级,但不等于“人均李佳琦”,此前有调查显示,一般主播的月收入也不过万元左右,还要承受巨大的营业压力。

李佳琦、薇娅的风光,其实也是因为竞争巨大而出现的风险溢价——大量竞争者挣不到多少钱,成功的头部主播才能获得行业整体的收益补偿。而新东方一脚踏入陌生领域,即将面临非常残酷的市场竞争,和二次创业的难度差不多,接下来要补的课不少。“躺挣快钱”,恐怕没有这么容易。

当然,俞敏洪有句话说得对,无论什么观点,都是对新东方未来的关心。比如,有人建议新东方做新农人培训或是研学业务,这当然也是个可供借鉴的思路。不过企业运营终究是如人饮水、甘苦自知的事,知识是分散的,企业的状况什么样、未来选择哪条路,当事人最清楚,也会根据自身认知做出判断。

只要是合法的、健康的,新东方接下来选择哪条道路,其实都是无可厚非的。也不必给直播带货贴上“赚快钱”的标签,似乎这个行业有什么道德瑕疵。

直播带货快速兴起,一些地方*府组织相关负责人直播带货助企助农,中央媒体也在组织知名记者和主持人进行助农直播,大型MCN机构纷纷入局,这些自然也是因为这个行业具备现实意义的可增长性,实现了技术条件下的消费形式升级。新东方做这样的选择,逻辑不难理解。

前段时间,俞敏洪宣布新东方退租个教学点,并将8万套桌椅捐给了农村学校,这是一种很体面的退场方式,也获得了相当的舆论好感。其实,即便没有这暖人的一幕,我们也不妨祝愿俞敏洪及新东方能够体面地转型。

因为市场环境变化而导致企业面临困难,这是常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俞敏洪如果可以通过闪躲腾挪让企业重获生机,其实也是在证明市场经济的韧性。而这,是与我们所有人都相关的,毕竟我们都生活在市场经济之下。

我们自然希望市场经济既能披沙拣金,也能扶颠持危,新东方的未来能否转型成功,其实也是一个观察视角。

因此,我们对俞敏洪及新东方不妨抱持一种宽容的态度,祝他们一切顺利。新东方只是一个代号,背后其实是一个个具体的员工,一个个需要吃穿用度的家庭。他们尽快走出困境,于情于理,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怎么考?

这一事件可能会考新闻实务题目,我们为大家命制两道题目,供同学们思考。

题目:请你就经济日报的这篇文章《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写一篇作品分析。

题目2:就结合俞敏洪带货事件,写一篇新媒体评论。字数字左右。角度自定,题目自拟。

请我们新闻实务训练营的同学将作答情况发送给你的考研保姆。

其它同学也可以将作业发送到我们的邮箱:

请以“你的昵称-标题”为邮件主题和文件标题,发送至考尚教育的邮箱:kaoshangdu

26.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